读懂真实“嫪毐之乱”,解锁国家政治复杂密码
嫪毐,堪称中国历史上声名远扬的八卦、花边IP。他凭借出众的男性能力,与秦始皇生母赵姬爱得炽热,还明目张胆地让赵姬为秦始皇生下两个弟弟,之后更是阴谋造反,最终被刚举行成年礼的嬴政彻底剿灭。
这段历史引得众多热衷八卦之人在想象的空间里尽情驰骋,发现了男人软饭硬吃的新途径。不过,咱们仔细思量,嫪毐及其叛乱真的如此简单吗?一个浅显的道理,即便嫪毐成功杀掉秦王嬴政,他也绝无可能登上秦王之位。况且,就算赵姬是个深陷爱情的糊涂女子,也不至于糊涂到默许情夫杀害亲生儿子,为两个私生子铺路。
所以,这件事肯定不像大家想象的那般简单,真相究竟如何,让我们逐步梳理。
嫪毐本是个衣食无着的市井无赖,后因生计所迫,被当时权倾秦国的丞相吕不韦纳入门下。
咱们深入思考,位高权重的大秦丞相为何要收留一个无依无靠的市井混混呢?要知道,吕不韦本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,且当时阶级壁垒森严。实际上,吕不韦收留嫪毐有其深远的目的。
这一切,还得从吕不韦和赵姬的关系说起。
吕不韦原是商人,但极具政治头脑。秦始皇父亲异人在赵国当质子时,吕不韦独具慧眼地进行了高明的资本运作,让原本无望继承王位的异人过继给受宠却无子的华阳夫人为子,从而使异人成功登上秦国王位。
在异人和吕不韦的政商合作中,还衍生出一段额外的交易。异人看中了吕不韦的宠姬赵姬,并将其夺走。这意味着,异人的王位有吕不韦的投资,他的王后赵姬也是吕不韦的“原始股”。
正因这两件事,吕不韦与秦国王室的关系错综复杂。民间一直传言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生父(当然这不可能),年纪轻轻守寡的赵姬也与吕不韦纠缠不断。
异人成为秦国国君后不久便离世,年仅13岁的嬴政继位为秦王。
对于一国之君而言,13岁是个极为尴尬的年龄。在这个年纪,若不借助外力,很难坐稳王位。因此,作为幕后投资人的吕不韦,一度成为大秦帝国权倾朝野的人物。
吕不韦白天辅佐嬴政处理朝政,晚上陪伴赵姬,时间一长,各种流言蜚语不胫而走。吕不韦本是商人,风险意识极强,他深知嬴政逐渐长大,若任由事态发展,嬴政亲政后定然不会放过自己。毕竟,身为一国之君,被迫有个“后爹”,着实有失颜面。
于是,吕不韦一心想与赵姬脱离关系。但赵姬沉溺于男女之事,如同男人戒烟一般,不能突然断绝,否则她定会闹得满城风雨。所以,得像对待孩子一样,拿走她一个玩具,再给她换个更有趣的,让她的注意力悄然转移。
这便是吕不韦收留嫪毐的根本原因。嫪毐虽出身市井,但在男性能力方面天赋异禀,甚至能凭借特殊力量转动车轱辘。这样出色的男伴,赵姬自然十分满意。
就这样,市井小民嫪毐在吕不韦的安排下登上大舞台,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迅速俘获赵姬的芳心。赵姬很快沉溺于他的柔情,将吕不韦抛诸脑后。
然而,吕不韦真能如此顺利、完美地摆脱困境吗?显然不可能!从政治层面看,嬴政成年亲政后,不会轻易放过与母亲有染的大权臣吕不韦;从情感方面讲,喜新厌旧并非男人专属,嫪毐极有可能取代吕不韦,获得赵姬的宠爱及以前吕不韦所拥有的一切。
下面大致介绍一下吕不韦三个潜在对手的心理和逻辑:
首先是秦王嬴政,不论吕不韦与他父母的恩怨,单是吕不韦曾参与王权投资这一点,嬴政大概率会与他反目。毕竟,权力和地位在世间是最不容与人分享的。
其次是太后赵姬,若她是个十足的恋爱脑,被嫪毐俘获芳心后,定会全力为嫪毐谋取政治权力;若她有一定政治野心和想法,在吕不韦与她划清界限后,会有意培养嫪毐成为新的命运共同体。
最后说说太监嫪毐,从进宫那天起,他就明白自己只是颗棋子,他的生存之道在于讨好情欲旺盛的太后。若不能让赵姬满足,他必死无疑;即便满足了赵姬,但赵姬失势,他同样难逃一死。所以,他要想活下去,就必须尽快在太后那里积攒足够自保的势力。
总之,吕不韦自作聪明置身事外毫无作用。秦王嬴政要集权、赵姬和嫪毐要自保、吕不韦想安稳掌权,这些矛盾丝毫未得到解决。
时光在秦王嬴政的成长中悄然流逝。看似平静的日子里,秦王嬴政在默默成长,赵姬和嫪毐凭借身份和关系迅速扩张势力,吕不韦则掌控着秦国政坛。
不过,一个国家的权力结构怎会如此简单?战国时代,仔细探究就会发现,所谓的战国七雄大多是亲戚关系。比如秦国和楚国世代通婚,燕昭王的母亲是秦国公主,嬴政的亲奶奶是韩国公主……
亲戚关系在何时能发挥关键作用呢?其实就是能用情面缓解生死矛盾的时候。
例如,秦昭襄王时期,韩国被白起在伊阙之战中打得元气大伤,却仍能存活多年。一方面是山东五国不愿看到韩国灭亡,另一方面,与秦始皇亲奶奶是韩国公主不无关系。
后世康熙皇帝亲征灭掉准葛尔丹,面对外孙报仇的叫嚷,也因女儿蓝齐儿的缘故手下留情。
江湖不只是打打杀杀,更有人情世故,战国时代就充满了这种氛围。秦国并非没有能力灭掉韩国,而是顾及内部亲戚情面。
这种亲戚关系的制约在秦国和楚国之间尤为明显。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、嬴政法统上的奶奶华阳夫人,可能秦始皇的皇后(长公子扶苏的生母)都是楚国人。还有昌平君、昌国君等楚国贵族在秦国封侯掌权,都表明秦国政权结构复杂不纯。
当然,不仅秦国如此,其余六国也受时代和社会背景影响,大致相同。
秦王嬴政即位后,秦国朝堂的国际势力主要有赵国势力、楚国势力和韩国势力。赵国势力代表是吕不韦和嬴政生母赵姬;楚国势力代表是嬴政名义上的奶奶华阳太后及昌平君、昌国君;韩国势力代表是嬴政的亲生奶奶夏太后。
在这些势力中,赵姬和吕不韦领衔的赵国势力风头正盛,毕竟处于权力黄金期;但根基最深的是楚国势力,他们经营多年,底蕴深厚;而嬴政亲奶奶背后的韩国势力实力最弱。
为何要介绍这些背景呢?因为不了解这些隐情,就难以理解嬴政之后的集权操作。
若站在秦王嬴政的角度,面对众多关系户掌权,该如何集权?如果是我,会先让敌人相互争斗。
嫪毐受赵姬宠爱后,权力提升极为顺利。一方面是他和赵姬贪婪无度、不择手段,另一方面,难道没有秦始皇的纵容吗?若嬴政不想留下嫪毐,即便自己无力动手,让吕不韦去办也并非难事,相信吕不韦求之不得。
实际上,放任嫪毐揽权对嬴政来说有三大好处:一是瓦解吕不韦和赵姬的利益联盟;二是分散吕不韦的权力;三是对韩国、楚国势力形成制衡。
#深度好文计划#